10則短篇故事

1.三個杯子

一個是杯口朝下蓋著
一個是杯口朝上可是杯底破了洞
一個是杯子裡頭有髒東西的

三個杯子都裝不到乾淨的水喝………
杯口朝下…水倒不進去
杯底破洞…邊倒邊漏…
有髒東西…水倒進去就髒了… 不能喝了

當你抗拒而不肯接受時.….你什麼都沒有.學不到也得不到
當你邊聽邊漏時….……….你也許知道,可是卻不是完全了解而可以運用
當你對事情有所成見時…..你就得不到它原來的本質

你是哪個杯子??!!


2、學習永不嫌多 也不嫌少

有一回,林有田講師在講授「優勢競爭策略」,坐無虛席。
席間休息時,不少「求知若渴」的學生過來請益,其中一位年屆知天命的學員,
客套遞上名片,自我介紹後,虛懷若谷向我請教「如何快速開發鉅額保單?」的祕訣。

我驚訝地看著名片和這位學員,心想他可不就是曾連續十八年新契約繼續率保持第一,
年薪二千萬的國泰人壽資深TOP SALES 葉明全。

我曾拜讀過他的著作「保險巨無霸」,從中領略到不少成功銷售的啟示。

他已經算是相當有成就的行銷高手,竟然還不輸時下年輕人,如此「好學」、「好問」。

「不敢當!不敢當!葉先生,您都已經年收入八位數字的超級推銷員了,那還需要我指點迷津呢?」我謙虛地說。

「林教授!學習永遠不嫌多,也不嫌晚。我的目標是向一億美元保額挑戰,所以我非得向比我強的專家高手學習。」葉明全帶著期待答案的眼神默默看著我說。

葉明全,可真是一位善於時時刻刻「借鏡」學習的最佳典範。

葉明全今日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的傑出成就,實際上,就是來自於他懂得「借力使力不費力」的道理,他到處去「借鏡」,一有機會就向「專家」、「高手」、「前輩」們低頭請教指點迷津,這也正是所有年輕夥伴,可以向他「學習」、「效法」的地方。


3、釣竿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

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

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

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
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
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
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4、為自己找藉口最可悲

我記得從前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和尚,一窮一富。


有一天,兩個人在一個大師講經的場所相遇,互相心有感慨的聊到,想要參透佛理,應該要到印度一趟,效法玄奘法師,親濡佛教發源地的聖誨。

富有的和尚就說:「談何容易唷,從這裡到印度少說也要走上好幾年,得需要幾百兩銀子。我想這件事要從長計議。」而且言語間,十分鄙視窮和尚,認為窮和尚想去印度,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過了三年,兩個和尚又在一個盛大的法會碰面,兩個人互相寒暄後,窮和尚很謙虛的告訴富有的和尚,自己已經從印度回來了,而且真的獲益良多。

「怎麼可能?那要花多少錢?你怎麼可能去得成?」富有的和尚驚訝的說。

「我沿路扥缽,而且找到搭船的機會,在佛祖的庇蔭下,完成了這一趟開悟之旅。」窮和尚的答案讓富有的和尚又佩服又慚愧。

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像富有的和尚一樣,找很多藉口。
譬如:「如果老闆尊重我一點,我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成果!」、
「如果爸爸媽媽多了解我一點,我就不會每天翹課!」

這就是我們聽到最多的情況:期待別人改變,卻絕口不談自己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自己找藉口最可悲。


5、目標設定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十二歲的那一年,隨著父親駕著馬車到城裡,偶然間見到一部以蒸汽做為動力的車子,他覺得十分新奇,並在心中想著:既然可以用蒸汽做為動力,那麼用汽油應該也可以,我要試試!

雖然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從那時候起,他便為自己立下了十年內完成一輛以汽油做為動力的車子。

他告訴父親說:「我不想留在農場裡當一輩子農人,我要當發明家。」

然後他離開家鄉到工業大城底特律去,當一名最基本的機械學徒,逐漸對於機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工作之餘,他一直沒有忘記他的夢想,每天勞累的從工廠下班後,仍孜孜不倦的從事他的研發工作。

二十九歲那一年,他終於成功了,在發表試車大會上,記者問他說:
「您成功的要訣是什麼?」

福特想了一下說:「因為我有遠大的目標,所以成功。」

成功,需要及早設定目標,更需要努力去實現。

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夢想,但是許多年過去了,因為沒有行動去配合,夢想早成了空想。

福特不只有夢想,更有行動,並且持續了十七年,所以他成功了。

讓我們用行動去完成我們的夢想吧!

成功心法:設定自己的目標,用積極的行動去實現它。


6、用心於每一個當下

有一個青蛙哲學家看到一隻蜈蚣在走路,他心裡想著,用四隻腳走路已經夠麻煩的了,蜈蚣是如何用一百隻腳在走路的呢?牠怎知該是那隻腳先走?那隻腳後走?接下來又是那一隻呢?

於是牠叫住了蜈蚣,並把自己的疑問告訴牠。

蜈蚣說:我一生都在走路,但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現在我必需好好思考一下才能回答你。

蜈蚣站在那兒好幾分鐘,牠發現自己動不了了,搖晃了一會兒,然後牠倒下來,牠告訴青蛙:請你不要再去問其牠蜈蚣同樣的問題,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腳了!

星星不需要看地圖就能依照圓行的軌道在運行,如果給他們圓規和尺說不定他們反而不知何去何從,甚至會迷路,人若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信心,結果與青蛙在蜈蚣身上所造成的影響是相同的,一樣的無所適從。
 

試著去用心於每一個當下,專心走路、專心的吃飯、專心的愛,平靜、喜樂油然而生!


7、一念之間

人生在進入某一種階段以後,會發現最大的樂趣是由控制自己而來的,如果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行動,不問是否喜歡某一項工作,而只問自己是否責無旁貸,然後勇往直前的將事情完成,能用這種方式做事,人生就另有一番氣象了。

責任的本身常常就有一種約束和勉強的意味,如果我們不願被約束不願被勉強,那我們就是逃避責任,逃避責任的人絕對成不了大器,因此一個人如果要發揮生命的價值,一定要學會約束自己直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在開始學習約束自己的時候,一定會有痛苦,舉例來說為了準時上班,我們就要放棄賴床的習慣,一個賴床賴慣了的人要放棄賴床,這就是一種痛苦。如何扭轉這種 痛苦?繼續賴床嗎?這種想法太短視也太消極了,因為賴的了現在的痛苦,賴不了衍生的痛苦,上班遲到了怎麼辦?自己不肯約束自己,換來的只是別人的約束,既 然社會上的成就要靠約束來換來得,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作賤自己,非讓別人來約束不可呢?何不自我約束呢?

如果只看反面,自我約束的確是一種痛苦,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一個角度來看這種事呢?
自我約束會使我們受人尊敬,被人看重,自我約束的習慣養成後,更能讓我們圓潤成熟的掌握變局,履險如夷,轉敗為勝,那種成功豈不甜美嗎?

如果從悲觀的角度來看,自我約束的過程是一種痛苦的延續,那麼人生就變成了日復一日的痛苦。

但是從樂觀的角度來看,自我約束就是一本收取成功的存摺,自我約束愈多,就是存款餘額愈大。

一樣的事情,兩樣的看法,我們為什麼又非鑽牛角尖不可呢?
 

用甜如蜜的角度來面對自我的約束,人生將何等美麗。


8、有事沒事

一些事沒人做 一些人沒事做 沒事的人盯著做事的人

議論做事的人做的事 使做事的人做不成事做不好事

於是,老闆誇獎沒事的人 因為他看到事做不成

於是,老闆訓誡做事的人 因為他做不成事

一些沒事的人總是沒事做
一些做事的人總有做不完的事
一些沒事的人滋事鬧事
使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

結果 好事變壞事 小事變大事 簡單的事變複雜的事

阿拉伯諺語 :『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9、一個背向太陽的人,只會看見自己的陰影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鄰居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院子裡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乾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家窗戶上的污漬抹掉,說:「看,這不就乾淨了嗎?」原來,是自己家裡的窗戶髒了。

每一個人都曾經遇過不少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過一些看什麼都不順眼,永遠覺得命運對自己比較壞的朋友,但在傾聽他們的怨言之後,總會發現有句老話說得很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到外面的問題,總比看到自己內在的問題容易些;而把錯誤歸咎給別人,也比檢討自己來得容易(檢討自己和責怪自己,又是兩回事 了)。於是,憤世嫉俗的人常從年輕憤怒到老,遇上有人過得比他好,都想咬對方一口,斜視久了的眼睛看什麼都不順眼。

一個背向太陽的人,只會看見自己的陰影,連別人看你,也只會看見你臉上陰黑一片。

人的眼睛彷彿傻瓜相機,最怕背光照人相了–你的臉龐再美,只要背著光,一定是件失敗的作品啊!

佛陀有個故事。
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的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誣蔑他。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的?」

那人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已?」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重點就在於,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 

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10、比死還可怕的事

有一位軍閥每次處決死刑犯時,都會讓犯人選擇:
一槍斃命或是選擇從左牆的一個黑洞進去,命運未知。

所有犯人都寧可選擇一槍斃命也不願進入那個不知裡面有什麼東西的黑洞。

一天,酒酣耳熱之後,軍閥顯得很開心,旁人便趁機很大膽地問他:

「大帥,您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從這黑洞走進去究竟會有什麼結果?」

「沒什麼啦!其實走進黑洞的人只要經過一、兩天的摸索便可以順利地逃生了,人們只是不敢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罷了。」軍閥回答。